“我們4天大概接待了60個新客戶、20個老客戶,達成意向訂單130萬美元。”宋磊說。
中國有句諺語“人勤春來早”。春季以來,中國各地呈現“開工忙”“招工忙”景象,各個企業咬定全年目標,加緊趕制海內外訂單,市場活躍度也在不斷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升至50.8%,重返擴張區間。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2.2%和53.0%,比上月上升2.4和4.0個百分點,制造業產需景氣水平明顯回暖。
開春以來,中國多個省份陸續公布重點建設項目,一幅奔赴高質量發展高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積蓄未來發展新勢能的圖景正在形成。
位于長三角地區的安徽省,最近宣布將在2024年啟動第二批415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額達到3208.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為752.1億元,項目涉及制造業、基礎設施、民生等行業領域。其中,新興產業項目252個,占比60.7%。
在中國西南腹地的貴州省,華為云智算基地項目近日正式落地貴安新區。這里將致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智算中心。
貴安新區負責該項目的工作人員說,華為云智算基地項目的落地,將為貴安新區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國產算力基地,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形成大中小融通、上下游銜接的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英國《金融時報》今年1月發表評論人士文章指出,2024年初中國啟動的地方投資項目具有“明顯的科學色彩”,顯示出“攀升價值鏈和發展新增長引擎的雄心”。
銅陵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內,機械手臂上下翻飛,將一袋袋沉重的化肥碼放整齊。
六國化工信息中心負責人說,應用工業互聯網之后,公司磷酸萃取率平均提升0.79%,每年可節約磷礦石資源6000余噸,減少磷石膏固廢約1萬噸,極大提高工作效率。
工業互聯網被嫻熟地應用于生產控制,科技勢能也正在被越來越多地轉化為產業動能。
上海已建成的智能工廠,生產效率平均提升50%,運營成本平均降低30%;陜西西安的隆基綠能西安電池工廠,智能制造保證平均每0.8秒就有一片太陽能電池片下線;福建的寧德時代推行極限制造,將產品缺陷率控制在十億分之一級別。
來自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的信息顯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十三五”初期的8%左右,已經提高到“十四五”中期的超過13%,2025年有望超過17%。
不久前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中國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能發展自身,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注入更多更強動力,為跨國公司帶來巨大商業機會。
數據顯示,1-2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其中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2%,集成電路制造同比增長21.6%,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同比增長18.2%。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外資企業紛紛加碼布局中國經濟“新賽道”,深度融入中國產業鏈。
就在上個月,松下控股集團在江蘇蘇州落地了一個關于半導體電子材料新產線的項目,將建設5萬平方米自動化、智能化的綠色工廠,打造國際一流的集成電路新材料生產基地。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宣布計劃與小鵬汽車共同開發兩款面向中國中型車市場的智能網聯車型,首批車型將于2026年在合肥投產;阿斯利康將在江蘇無錫高新區投資4.75億美元新建小分子創新藥工廠;西門子與四川省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智慧交通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中國新的發展理念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讓我們思考要用新的態度調整投資方向,通過創新和提升產品附加值保持競爭力。”松下控股集團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說。
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權衡表示,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技術進步、創新驅動產生的新動能正逐步培育。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智造,中國將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