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研究成果將結集成《中國沼澤志》(第二版),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主編為地理所研究員姜明和研究員趙魁義。
沼澤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眾多的野生動植物提供獨特生境,是重要的“生物超市”;具有污染物降解、營養物轉化等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沼澤還為人類提供大量的肉類、藥材、能源以及多種工業原料。
作為全球沼澤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國地域遼闊、地貌類型千差萬別、地理環境復雜、氣候條件多樣,沼澤資源分布廣泛且具有顯著的區域差異性。
近年來,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我國沼澤分布和結構功能已發生顯著變化。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東北地理所)等11家單位,利用衛星、無人機、野外考察等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技術完成了全國面積在4公頃及以上的沼澤調查。
為了實地踏查工作,調查人員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從人跡罕至的高原、山地到森林和荒漠,有時一待就是兩三個月。“有一次,10余名師生在長白山無人區進行沼澤調查過程中被困在深山內,面臨著生命危險。”參與踏查工作的東北地理所高級工程師劉波說,遭遇車輛爆胎、惡劣天氣等也是家常便飯。
歷時五年,科研人員歸納總結了我國655片主要沼澤的范圍與面積、地質地貌、氣候、水資源與水環境、沼澤土壤、沼澤植被、沼澤動物、受威脅和保護管理狀況。
“我們根據我國自然特征、沼澤形成和發育影響因素,將全國劃分為5個沼澤分布區和17個沼澤區,系統梳理了國內外對沼澤的認識,并進一步明確了沼澤定義的內涵及外延,揭示了沼澤時空分布規律,制定了新的沼澤綜合分類系統。”東北地理所所長、黨委書記姜明說。
據介紹,該書還初步探明了全國沼澤水資源與水環境、草本沼澤地上生物量狀況,查清了沼澤植被類型及分布,補充了沼澤水循環水平衡、沼澤退化與生態修復、沼澤調查監測等內容。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認為,《中國沼澤志》(第二版)可為濕地學、湖沼學、自然地理學、生態學和全球變化研究提供科學數據,為履行《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和全球氣候變化談判提供科學依據,對沼澤生態系統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維持區域水安全及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